查看原文
其他

巍巍一座嘉定城

朱仲祥 江西地名研究 2022-03-18


点击“江西地名研究”

关注我们

嘉定城一隅

在雄秀西南的峨眉山麓,在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的交汇处,坐落着一座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嘉定古城。她自古钟灵毓秀,物华天宝,山川形胜,美不胜收,被古人盛赞为“山水之冠,蜀之名胜”;她连蜀中,邻川南,接西康,望滇黔,独特的区位造就了她的精彩传奇;她因水而生,因水而兴,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,也书写了这座城市发轫的历史。

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久远的古代。
古蜀时期,岷江上游兴起的土著民族冉族和西北迁徙过来的羌族,合化而为蜀人。古蜀人傍水而居,因水而兴。公元前5100多年,太阳光华图腾氏族部落首领,号尊雨氏,在盆地建立氏族部落,并在岷江、青衣江交汇处,正式建立部落王国,号“蜀”。但建立的时间非常模糊,正如李白诗云:“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。”
春秋时期,蜀国君主蚕丛在瞿上城为王,顺利完成氐、羌民族从岷山叠溪到蜀中平原的迁徙任务。后鱼凫王势力壮大,灭掉了蚕丛部族,并响应王室号令,倾其精锐之师北上助周伐纣。古蜀国内的土著彝族趁机赶走了鱼凫。又一支古羌蜀民族的首领杜宇得知消息,便率领族人由云南入蜀,先到“江源”(岷江源头)与当地彝族女五梁利会晤,相互钟情,结为夫妇,实现蜀彝联盟,势力由此猛增,称王蜀中,号称望帝,建都郫邑,另建瞿上陪都。望帝因蜀中连年洪水泛滥,聘蜀国南郡(今乐山)的鳖灵为丞相治理水患。鳖灵不辱使命,率众开挖湔江和牧马河,疏浚和分流岷江之水,水患得以消解。杜宇却在蜀宫荒淫无道,渐失人心,被逐出宫。鳖灵取杜宇而代之,国号开明,是为丛帝。

话说春秋之时,鳖灵带领自己的部族,从荆楚之地溯长江而上,来到“青衣水会”之地(今乐山)。《水经注》载:“(南安)县治青衣江会,衿带二水矣,即蜀王开明故治也。”这里是蜀中盆地的一个重要屏障。他站在凌云山下,见一列壁立的山崖横挡在沫水、若水两条大江的汇合处,造成水流湍急壅塞,盆地洪水不能畅流。于是,他率领自己的部落在这里的九顶山下驻扎下来。将部族各分支的头领牟子、车子、尖子、莫子等分别安顿在沫、若二水的上下游两岸,开始了蜀中治水的历程。他经过考察后,在凌云山和乌尤山微陷的山梁处, 拦腰劈开一个巨大的水道,解决了洪水壅塞的问题,造就了一峰独秀的乌尤离堆。因水流顺畅,洪灾不再,峨眉山下到处五谷丰登,六畜兴旺,鳖灵的部落也因此有了发展壮大,治所因此而为城廓。

据说开明城共有九座宫殿,建在九座相连的山峰上,分别是就日、望云、丹霞、栖鸾、拥翠、兑悦、祝融、集凤、灵宝,皆就地取材,用红砂石砌成,庄重轩昂,气派大度。就日宫在莪湄城最东端九顶山的最高处,是开明王居住和理政的地方;栖鸾殿是部族首领们办公的地方,集凤宫则是被后来的司马相如在《大人赋》中称为凤凰翔集的地方,为开明王会见来宾和重要客人的所在。灵宝宫是座宝库,储存的珍宝数不胜数。祝融宫广场场面开阔,位于居中,重大祭祀活动和群众性集会在这里举行……

开明做了蜀国丛帝之后,这里便成为蜀国封地——丹犁国所在地。司马错灭蜀、秦统一中国后,丹犁部族历经十余年的顽强抵抗,终于为秦所灭。秦政权取南面从此安定之意,在丹犁国地界置县南安(一说在夹江木城),属蜀郡。西汉建元六年(前135年)建犍为郡,郡治先在泸州江阳,后移治今乐山,其郡辖区覆盖川南地区,远达贵州遵义。其间几经易治,至北周大成元年(579),取“郡土嘉美”之意,置嘉州,州治乐山。宋时改嘉州为嘉定府……


自秦汉以来,历代祖先都在这里堆砌着秦砖汉瓦描绘着唐风宋韵,使古嘉州城垣逶迤,城堞起伏,城池巍峨,成为名闻遐迩的“郡城”。

位于市郊麻浩河北岸,有座乐山市崖墓博物馆,拥有崖墓出土文物两千余件。馆内一号崖墓由享堂、过道、耳室、棺室组成,主墓室深近30米,宽10多米,高8米。墓门和享堂四壁刻有许多精美的浮雕画像,画面线条遒劲,多呈弧型凸起的浮雕,富立体感。“换马图”、“荆轲刺秦王图”、“垂钓图”、“西王母赐药图”等画像石,汉风浓郁,各尽其妙。墓门两侧刻有“凯风”、“迎谒”、“话别”等画像。前室两侧及后壁刻有“荆柯刺秦王”、“朱雀”、“宴乐”、“挽马”、“佛像”、“兽首”、“垂钓”、“门卒”、“挽辇”等画像,在这些画像上方刻有纹饰各异的瓦当和一些装饰图案。三个后室的结构相同,各有棺室、耳室、壁完、石灶等,是依照墓主人生前的居住情况开造的。墓门上刻有人物、卧羊、鱼、鸟和瓦当斗拱等建筑雕刻。石棺两侧分别刻有“西王母”和“双阅”图。据专家调查,在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沿岸和浅山谷的崖壁上,崖墓数以万座计,居蜀中之首,可见汉南安和犍为郡时期,三江交汇地区人口相当稠密,城市非常繁荣。

这种繁荣一直延续到唐宋两代。“嘉阳信美郡,风物眷多奇,有湖题明月,有楼名荔枝。”这是那时古人对嘉州的诗意描写,其间提到了古城的两处风物。一是明月湖。古时乐山有两处明月湖,一在凌云后山,一在嘉州城内。顾祖禹《读史方舆》云:“明月湖,旧在州治南,今为平陆。又西湖(今西湖塘),在城西,方广十里。”据说两处明月湖都建有明月楼,凌云后山的明月楼稍早,为隋代所建。唐代会昌元年进士薛逢曾在此夜宴朋友。他们登上临湖的明月楼,湖水涤尘,湖风拂面,凭栏把酒,觥筹交错,不觉来了兴致,挥毫写下《夏夜宴明月湖》。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的苏轼,身在异乡但十分怀念故土,一天听说友人吕昌朝要到嘉州任知州,羡慕得不得了,设酒践行时极力 向友人推荐嘉州的美景,对这里的凌云大佛和明月高楼尤为推崇:“卧看古佛凌云阁,敕赐诗人明月湖。”同代诗人程少逸也曾来到郡城之内的明月湖,登上湖畔的明月楼赏景宴饮。置身明月楼的雕梁镂窗、曲径回廊、灯红酒绿,面对明月湖依依的垂柳,荡漾的轻舟,倒映的云影天光,不禁由衷赞道:“秀爽盘空翠不收,阴晴俱好更宜秋。”遗憾的是,对明月楼的记载实在太少,不能如实描绘出它壮丽巍峨的形貌。
另一处是荔枝楼。唐宋以来,荔枝一度为嘉州名果之首,且非常繁盛,几乎遍布城内城郊,而凌云山、老霄顶山麓最盛。陆游有文载:“一见荔枝熟时,凌云山、安乐园(在老霄顶下)皆盛处。”范成大在《吴船录》中也载:“郡多荔枝,九顶寺殿前酉核者为最,每岁宪司专之。”女校书薛涛就有《忆荔枝》诗首加称赞:“传闻象郡隔南荒,绛实丰肌不可忘。近有青衣连楚水,素浆不得类琼浆。”由于荔枝遍植于郡城内外,因此古人建了荔枝楼,横跨在城南会江门上,层楼叠檐,巍然高矗,临江御风,一时为嘉州名楼之冠。关于荔枝楼的修建时间,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记载,但岑参、李白、杜甫都不曾吟咏,直到唐咸通七年(866),薛能监郡嘉州才有《荔枝楼》诗,可见它的兴建当不先于中唐、不后于晚唐。诗人陆游于宋乾道年间来此代理嘉州刺史,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凌云寺和荔枝楼。先后写了《登荔枝楼》、《荔枝楼小酌》、《再赋荔枝楼》 等诗。他甚至取家藏笔札、刻石,置于荔枝楼下。乾道九年(1173)夏秋之交登上此楼,留恋不舍,欲去还休,“闲凭曲槛常忘去,欲下危梯更小留。”

关于嘉定城,还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。据说,在北宋皇佑、至和之年间,苏东坡十七八岁的时候,来到嘉州城外凌云山去读书。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,皓月当空。他坐在窗前挑灯夜读,忽然龙王之子来访,恳请和他一起读书,东坡欣然应允,二人同窗共读,少年大有长进。光阴似箭,一晃三月。一天晚上,那少年进得门来,告诉他说:龙王传言三日后嘉州城将变成一片汪洋大海,因此,特来相告,请先生及早离开,以免葬身鱼腹。东坡毅然决定前去拜见龙王,寻求解脱之法,向龙王提出借嘉州这座城作菜园地。龙王不得已答应了他,问:“借给先生可以,请问好久还呢?”东坡一想,接口答道:“五更还吧。”事情就这样定了。于是敖广吩咐摆宴待客。且说东坡宴罢归来,将此事说给凌云寺住持觉圆和尚,觉圆再将此事说了出来,从此一传十、十传百,在嘉州城内流传开来了。从那时开始直到解放以前,城内都不打五更,据说打了五更,龙王就要收回城池,整个嘉州城就要葬身鱼腹。后人有诗赞道:“凌云古嘉州,苍茫碧水流。传言菜园地,东坡借龙楼。青衣浮竹影,墨鱼跃滩头。古往今来者,相传无止休。”

一段完整的古城墙

关于这座不打五更的州府之城,原来建在大佛对面的育贤坝,由于江水的不断冲刷,城市经历了几次后退,最先的规模形制已经难以追寻,史书上只有些零星的记载。首先是署衙所在地,长期以来设在今旧城的老公园处,署衙前有小型广场,背后有叮咚院可以烹茶,有老霄顶可以登高,环境应该是不错的。唐代曾在嘉州做过刺史的薛能,以及宋时主政嘉州的岑参、陆游,即在此办公。府衙前面的玉堂街和东大街,就是那时城市的中轴线了。嘉定古城沿中轴线向两边铺展,其范围自拱辰门、高北门到老霄顶、水西门,再到岷江和大渡河边,古城垣长达20多公里,逶逶迤迤,连绵起伏,城堞齐整,蔚为壮观。如今临水的部分都基本保存完整,从水上依然可见当年的气势;陆地的部分还有断断续续的保留,包括拱辰门一段完整的古城墙,这在川内也不多见。城垣漫长,城门更多,且每座城门上都建有古城楼,雄踞在三江之上,十分壮观。仅从有书可查的就有嘉乐门、高西门、平江门、福泉门、人和门、来薰门等十余处。赭红的城垣之内,巷陌纵横交错,人家鳞次栉比,街市繁华热闹。遥想当年城垣上旌旗猎猎,金戈闪亮,该是何等威风。因此清人史致康在《登嘉州城楼》一诗中写道:“晴容都在郡城头,耀日旌旗雉堞周。”清人沈清任也赞曰:“栉比鳞排百万家,金镛倒影插平沙。”对那时的嘉定城里是否有“百万家”之多,笔者持怀疑态度。因为南宋建都的临安,为“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”,柳永才写道“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。”而地处西南一隅的嘉定,就会有百万人家?肯定言之过矣,也许仅是文学的夸张罢了。


嘉定古城直到清朝时期,依然是川西南的通商口岸和军事重镇,继续依靠岷江航运的交通便宜,发挥着辐射川南、攀西和西康等地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,城市人口规模在川内也屈指可数。

清光绪年间,英国作家莎贝拉·伯德著《1898: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》一书中,在第三十五章“顺流而下”中,对嘉定城那时的面貌和规制有过具体的记载。书中说:“从成都府到叙府沿途,岷江被称为府河……我到达嘉定府,在那里逗留了几天,从成都府过来不到80个小时,包括堵船——估计距离大约是一百三十英里。从北面接近这座有吸引力的重要城市确实美,乡村是连绵的丘陵,大片红砂岩的绝壁,浓密的树木,有宝塔和寺庙。在岩石的凹处有许多雕刻,猩红的杜鹃花和盛开的栀子花无处不在……”莎贝拉·伯德还介绍道,“据说有五万人口的嘉定府是个重要的商业城市,因为三条大江——岷江、雅河和大渡河——在这里形成交汇,在一段不长的距离内,河流就像一个湖泊。这是个富裕的城市,是最为肥沃最为可爱的地区的首府。此外,它还是朝拜峨眉山寺庙和‘佛光’的出发点,城墙是鲜红的砂岩,很少是用坚硬的青砖砌筑而成。一条漂亮的上坡路,碧绿宁静,是住宅的街道,通向西门,中国内陆教团和加拿大卫理公会在这里有其驻地……丝绸和雨伞商店也很显眼。从任何角度看这个城市都很美丽。在江的对面,悬崖表面有座雕像,是以高大浮雕凿成的一座非常突出的弥勒佛——这是个真正的大佛,大约高380英尺。据说鼻子就差不多5英尺长,头高在30到40英尺;头上、眉头、上唇和耳朵任其杂草丛生,象征毛发(多幽默啊!)。不幸这座佛像部分被包围着它的众多植物掩盖住了。这是大约一千年前宗教艺术的—个有趣范例。莎贝拉·伯德在这里逗留了几天,饱览了乐山山水风光和城市风情之后,才依依不舍地离开“宜人 的嘉定府”。

随着时光的流逝,千古风流的嘉定城已“换了人间”。尽管如此,旧城的面目依然保留了一些。首先是10余里长的古城垣,依旧矗立在大渡河与岷江之滨,斑驳的墙体上附着横斜的绿树,交错的根须,一派沧桑之美。丽正门、水西门、来薰门等几处城门还点缀在城垣之上,如古城的一只只眼睛,打量着江上的船来舟往,潮起潮落。不临水的,大概只有拱宸门连同一段古城墙,依旧横跨在顺河街上。此外,曾被黄庭坚大加赞赏的万景楼及其崇圣祠,今天还矗立在老霄顶上,虽朱颜已改但雄姿依旧,成为古城一景。自高北门穿过小巷往黄家山走,在一段僻静的坡道上,还可见到一溜古时留下的城墙城堞,虽然苔藓密布且变形得厉害,但更显其珍贵和真实。曾是陕西会馆所在地的陕西街那一带,还留有不少古建筑古院落,但每次走在幽深的古街,总会有一种岌岌可危之感。
嘉定这名字,一直伴随了古城很久,直到民国。那时民国政府的官方文件,包括日本侵华的相关文稿,凡涉及乐山时,大都以“嘉定”称之。宋美龄离开大陆去台湾后,在给朋友写信回忆起她和蒋介石居住在峨眉山的往事时,依旧把乐山叫做“嘉定”。



来源:《中国地名》2016年第7期
作者:朱仲祥
选稿:郑雨晴
编辑:周辰
校对:吴泓伶
责任编辑:吴泓伶

往期链接:

论四川盆地内、外江名称的演变

卫所旧地 | 四川凉山州盐源卫城

卫所旧地 | 四川省汉源县清溪镇

由虚到实:关于“四川”的概念史

看《中国地名大会》,赏恩施万千风情

江西地名散记||诗文之中荡桨横舟 ——品味南昌之“水”




微信扫码加入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
QQ扫码加入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